【票据金融公司】强化市场功能构建股份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5-07 14:40
票据业务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企业、联通央行的支付结算和投融资工具,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但由于自身管理体制缺陷、功能和经营定位缺失、市场有效性不足等局限性严重制约了票据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和市场效率的提高。未来只有进一步深化经营主体建设,建立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引入票据做市商制度,才能极大发挥票据功能、深化市场创新发展。

票据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局限

1.票据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票据业务作为直接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现阶段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票据承兑业务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支付便利,加快资金周转和商品流通,有效推进国内贸易往来。二是票据贴现业务能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和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扶持企业发展壮大。银行承兑汇票由于具有银行信用,与普通贷款相比其融资成本往往较低,且流程简单、获得资金周期短,对解决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


2014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22.1万亿元,较2001全年增长了17倍;金融机构累计贴现60.7万亿元,较2001全年增长了33倍。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三分之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近5倍,2014年票据累计承兑量/GDP占比达到34.72%,累计贴现量/GDP占比达到95.37%。

研究表明,通过对2001到2014年票据业务与GDP的实证分析发现,票据承兑余额、承兑量、贴现量与实体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左右,且葛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引起与被引起关系,也就是说票据承兑余额、承兑量和贴现量既能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反之,实体经济也可以带动票据业务发展。

但受信贷规模行政调控的影响,票据贴现余额与GDP的相关性仅有0.45,明显低于其他票据业务指标。同时,我们也对同一年份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的票据指标与GDP均存在较高正相关关系(0.8左右),这都说明票据业务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2.票据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局限性

(1)票据市场管理体制各执一体,制约了票据支持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

票据作为一种下接“地气”服务企业,上通央行可通过再贴现调控货币市场的工具,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善金融机构资产均衡配置、增加投资产品、丰富宏观调控工具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由于现在央行、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在票据市场上各执一体、分段负责,难以统一协调,加上市场不规范民间中介的无度操作,使得票据在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客户服务等功能和作用上受到极大的约束。

(2)附属于商业银行的规模调节器,不利于实体融资需求的满足和票据市场稳定发展。

银行是当前票据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2014年年末银行承兑余额9.9万亿元,票据贴现余额2.9万亿元,在承兑一级市场和贴现二级市场上占比均超过九成。

但票据业务仅是银行众多产品中一个较小的分支,银行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力度往往不足。目前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票据专营机构仅有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和农行票据营业部两家,单独设立票据部门的机构也相对较少,绝大多数都合并在资产负债部、金融市场部等,2014年银行贴现余额在所有贷款中占比仅有3%,承兑余额中的70%票据仍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

同时由于票据资产流动性强且隶属于贷款规模,票据往往成为银行调节信贷规模的工具,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在月末季末等监管考核时点会大幅压降票据规模,而在信贷需求不足时也会提高票据资产占比,因此周期性和银行操作同质性非常强,不仅不利于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稳定性,也加大了票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3)市场参与者参差不齐且各自为营,难以发挥票据市场功能。

受金融监管趋严、流动性和资本占用等因素约束,一些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强的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市场占比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财务公司、村镇银行日渐成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特别是一些资源匮乏地区的部分金融机构更将票据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急功近利导致恶性竞争,对资金投向、企业资质、贴现利率、背景审核等方面要求过低,甚至启用社会人员进行营销,并和票据掮客进行联合或紧密合作,造成了票据市场的虚假繁荣和无序发展。

即使是大型银行也存在内部竞争和自身制度资源约束,难以发挥带动和维护市场的作用,更无法充当做市商的地位。一个市场没有做市商, 市场难以激发,交易活跃程度低,真正的市场利率就不可能形成,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也大打折扣。

(4)经营管理缺乏独立性和集中性,影响了市场规模和创新效率。

目前银行票据经营机构的资金均来源于上级行调拨或临时拆解,无法从银行同业间市场融入资金或自身发行股票、金融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资金来源单一、受各行调配导致票据资金不稳定、不确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同时资金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主观影响较大,因此影响了市场效率。2014年票据累计贴现量为60.7万亿元,在货币市场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而在发达市场该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银行的票据经营机构缺少独立性,业务操作和管理系统镶嵌在整个银行系统之中,缺乏专业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票据的经营和管理效率。而同时,产品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经过长期培养和投入才能实现,当前绝大多数银行内部的票据经营机构分散各地,人员相对较少,疲于应付业务营销和办理,无法达到人力、资源、信息的统一整合,票据创新的效率不高,仍主要集中在对传统业务的改进和组合,跨市场、电子化、改变交易方式等创新步伐十分缓慢,明显制约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5)各银行票据信息无法充分共享,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市场效率。

尽管央行已开发电子票据系统,但电票业务占比不足10%,由于大量纸质票据存在且纸票信息难以共享,从而给非法中介、掮客甚至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通过倒卖票据、伪造“克隆”票据等非法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即使是金融机构也存在利用内部制度差异来绕规模、逃避监管等行为,获取政策套利。

各银行系统相互隔离,信息披露相对有限,16家上市银行仅全部披露了贴现余额、贴现利息收入和承兑余额三个指标,披露贴现收益率、承兑保证金、票据回购业务等数据的仅有10家左右,而承兑量、贴现量、再贴现、票据投向等数据均没有公开规范披露,至于那些未上市的银行披露的信息更少,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不透明和效率低下,这些都不利于市场长期、规范、健康的发展。

(6)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目标不配备,束缚了市场发展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信用风险由企业向产业、由下游向上游、由局部向区域蔓延的程度加深,存在触发一些区域性系统性融资风险的隐患;同时,民间资本、民间借贷积极参与各个融资环节,形成错综复杂的金融业态,逐渐暴露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向银行业传染的范围加大,信用风险管控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提高,需要建立专业、共享的信息系统和长时间积累的数据,而作为银行内部部门的票据经营机构无法实现。

当前票据交易中纸票占比超过九成,而票据审验、资料审查都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附属于银行的内部机构票据从业人员本身就少,流动速度又快,还时常发生机构并撤等情况,易引发操作风险。银行买卖票据的同质性强,利率变化剧烈,缺乏经验和风控能力的票据经营机构难以应付随之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银行的经营目标往往比较保守,为保持票据业务不出风险可能会牺牲业务创新发展的速度,从而束缚了市场加快发展的步伐。


建立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的意义和作用

未来我国票据市场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机构主体建设,提高市场效率。在不断完善当前票据经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引入票据做市商制度,发挥做市商的经营独立、专业队伍、集中整合等优势,为票据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票据市场加快创新发展。

1.解除传统银行体制束缚,提升经营活力

组建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实行公司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彻底摆脱现有银行票据经营机构“资金规模两头在外”的业务模式以及调节工具的附属地位,避免出现银行监管时点的周期性波动,从根本上促进票据功能的发挥。可以通过股份募集资金、发行金融票据债券、参与银行间同业拆解、办理央行再贴现、再贷款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改变现有票据机构资金不足、不独立、不稳定的局限,一方面能够提高日均票据持有量,加大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节票据资产规模,发挥市场缓冲器作用。

2.逐步发挥做市商功能,提高票据市场效率

通过票据金融公司大额频繁交易,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和有效性,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甚至消除市场大额价差的存在以及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间。同时,票据金融公司作为专营票据的机构,避免了作为银行部门的短期逐利性和恶性竞争,而是会从票据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经营和决策,票据金融公司以及市场中的其他经营机构也会在长远利益和适度竞争的压力下,报价更接近于市场真实价格,并通过自身规模优势和灵活性维护价格的稳定性,确保票据市场能够稳健、规范、有序的发展。票据金融公司还可作为人民银行调节货币供应的中介,通过对票据金融公司调整再贴现量和利率将货币政策意图传导至票据市场和各微观经济主体。

3.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能够凭借自身专业人员和渠道的优势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搜集整合票据风险信息,包括公示催告、挂失止付、风险票据、票据案件或事件以及可能产生票据风险的其他信息,也要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对具有欺诈、恶意拖欠票款等票据不良行为的企业或金融机构进行黑名单管理,对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进行灰名单管理,而对信誉良好、推动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公司予以表扬鼓励,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鼓励商业信用发展。

二是归纳整理关于市场行情、发展趋势、市场规律等市场信息,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以及有价值的研究分析报告供企业、票据经营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了解票据市场,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

三是加大和规范同业的信息披露力度,票据金融公司通过自身及时、全面披露真实、准确的票据信息和经营信息,树立典范和标杆并带动其他票据经营机构,从而消除伪造票据、“克隆”票据的生存空间,并可以跟踪票据资金投向等情况,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4.提升创新效能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市场快速稳健发展

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兼具专营的集约化经营和公司的独立管理体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搭建专门的票据经营系统,实现业务操作、审查审批、信息查询、数据统计、管理支持等功能,从而提高票据金融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同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并通过市场需求信息集合设计出适销对路并能引领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产品,促进市场快速发展。

票据金融公司可以根据市场变动趋势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确定风险偏好,合理匹配风险收益,通过专业队伍打造、经验积累、流程化管理,加强对业务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有效控制风险。建立客户和产品准入机制,促进市场经营机构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形成市场风险管理典范并予以宣传推广,提升整个市场经营环境和风险防控能力。

5.促进票据中介机构的建立,适时推进票据交易中心建设

票据金融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将给票据市场带来质的飞跃,交易效率大幅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容,这将激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登记和托管公司,加快票据市场电子化进程;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级和增信制度,成立标准统一、评估体系规范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以及担保、保险公司,提高票据标准化程度;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票据清算中心和交易平台,正式引入做市商、中央对手方净额清算制度,实现票据交易的线下场外逐渐向线上场内转移,促进票据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用整合与发展的思路构建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

根据我国当前票据市场和票据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将在支持实体经济、推进票据市场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急需整合当前相互割裂的监管体系、各自为营的市场经营主体、乱象横生的中介机构,优化电子票据系统、支付结算系统、交易清算平台,以股份制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团队文化打造为途径,构建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发挥做市商作用,为推动全国票据市场统一、票据交易中心建设做好坚实的铺垫。

1.股份制运作。整合当前所有市场主体的资源和自身优势,以股份制形式构建票据金融公司。

公司性质和宗旨。票据金融公司是专门经营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既包括商业汇票的直贴、转贴现、回购、再贴现等传统票据业务(但不含票据承兑业务),也包括票据托管、票据资信评估、票据代理交易、票据担保、票据咨询、票据资产管理、票据资产证券化、互联网票据、票据理财及票据衍生品等票据增值服务和创新业务。

也就是说,票据金融公司不参与票据一级市场,仅在票据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做票据批发和零售业务。因此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需要人民银行牵头,由银监、证监、保监工商等部门联合审批设立,可考虑由当前市场较为规范的票据专营机构发起或改制。其宗旨为以落实监管目标,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为目标,专门从事票据业务的金融公司。

组织形式。票据金融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建立, 由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集团企业等投资设立,充分整合政策引导、银行成熟经营管理经验、各自优势资源,并积极吸收规范民间中介机构的信息对接能力,在对民间票据中介机构进行严格资质审查和甄别的基础上,鼓励吸纳民间票据中介作为股东。

同时,可以考虑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吸收有实力的外国金融机构参股,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股份乃至IPO上市,从而成为一家股权相对分散的混合所有制票据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可在业务需要时下设分公司。

治理结构。票据金融公司要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在股份制基础上搭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所有者、公司法人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经营中的重大问题由董事会充分讨论民主决策;高管层由股东组成,确保投资者利益;同时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完善公司治理,推行员工激励股权计划,增强员工主体地位意识,促进票据金融公司更好发

2.市场化经营。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应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摒弃现在银行内部票据经营机构行政性分配资源的局限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

资金来源市场化。票据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靠初始设立各家机构出资组成的资本金;二是发行金融票据债筹集资金;三是主动参与银行间同业拆解市场融入短期资金;四是业务融资,即通过再贴现、再贷款向央行获取资金,开展正回购业务获得交易对手资金,以及持有票据到期回笼资金;五是后续增发股份募集资金。

资产运用市场化。在没有将贴现划出贷款规模前,票据金融公司的规模由人民银行进行单列管理,因此可以摆脱当下银行规模调节工具的附属地位,同时减少银行考核时点的同质性剧烈波动。同时,在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或者银行集体抛售票据腾挪规模时,票据金融公司可以申请临时增加票据规模,从而起到平滑经济周期、维护市场稳定的做市商作用。

经营策略市场化。票据的定价机制、客户的选择、票据种类、期限、纸电票比例的调整均遵从市场化管理,票据金融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目标和市场变化灵活实施和调整交易策略,而央行实现经济目标可以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规模临时或长期调整等政策进行间接调控。同时,票据金融公司作为市场的专业、长期经营机构,需要以公司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而会自发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自身名誉,推进票据市场稳健、持续、健康的发展。

3.专业化管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必须走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实行集约经营和集控管理。

板块化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部门设置和职能划分建立前中后台相分离与契合的板块化管理模式,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和适应能力。前台包括:

(1)市场营销与开拓模块:内部实行团队化管理,可按照直贴、转贴现、回购及新产品新业务等模块进行划分,分别负责相关业务的营销与操作,以及客户的开发与维护。

(2)开放平台模块:初期可内设纸质票据交易平台和电子票据系统平台,前者以纸票报价与撮合、纸票电子化为主要功能,最终建设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票据交易平台;后者主要加强与人民银行电子票据系统的对接,提供电票代理接入、电票承兑与买卖等服务。

(3)互联网票据模块:票据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开展票据互联网理财、P2P、网上投融资平台等产品的设计和优化,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营销推广和市场发展。

标准化管理。搭建业务制度化和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制度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电子化,打造清晰、直观的制度和流程层级。

一是建立业务操作与管理标准,统一制度规范、授权授信管理、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监控,规范各种业务所需资料以及审查要求,明确格式化的业务合同及申请材料,清晰整个业务办理流程和环节,实现内部操作规范化,发挥市场业务标准引领作用。

二是建立客户准入标准,确定客户准入条件,对不同类别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确定可办理业务的品种,根据境内银行客户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建立相应的监测、报告、预警与退出制度。

三是建立管理和操作准入标准,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明确人员上岗条件,通过对管理能力、专业水平、操作规范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和定期考核,促进从业人员任职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是建立产品标准,从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与研究、产品的可行性分析、立项、研发、系统开发,制度制定、风险点梳理、流程打造,以及产品推广、客户体验、竞争力评估等均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

五是建立风险防控标准,在明确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涵盖风险管理文化、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战略、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标准化的风险防控框架和内控体系,构建统一集中、前中后台分离、权责明晰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以及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监测与报告等一系列整体业务处理流程,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全流程、全方位、标准化管理。

构建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1.明确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法律地位

可以按照消费金融公司的管理模式,出台试点票据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一是建立票据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由于票据业务较为专业,交易资金大、涉及面宽,一旦出现风险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和传染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因此要明确票据金融公司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条件以及出资人的硬性规定。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股份制票据金融公司虽然不是吸收存款的银行机构,但由于票据理财、互联网票据等业务使得票据金融公司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对票据金融公司资本、流动性以及规范经营的要求和监督。

2.予以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票据金融公司的筹建和成立初期需要政策扶持,一是资金支持。在票据金融公司试点成立之初,央行、商业银行以及规范的民间票据中介机构可以以出资参股的形式参与公司的发起;在经营过程中,央行可以加大再贴现再贷款额度支持实体经济和行业投向调整的同时,支持票据金融公司的发展,甚至直接将所有再贴现和一定再贷款额度都分配给票据金融公司。二是政策支持。在成立之初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票据金融公司的票据规模和减少部分税负。三是管理支持。由央行牵头负责票据金融公司的协调管理,具体负责资金、规模、报表等管理筹划;资产配置、产品研发和牌照有银监、证监、保监、工商局各司其职按法人要求管理。

3.逐步完善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

一是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制度和资信评估公示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加快电子票据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管理监督效率,促进市场参与主体的规范经营和发展;三是建立统一的托管清算制度,促进全国票据市场的统一和交易效率提高,为交易所建设搭建基础;四是建立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提升市场效率和发展速度;五是建立票据投融资平台,允许证券、基金、信托、资管公司以及个人投资票据业务。


4.鼓励发展做市商制度

可以先行试点票据金融公司组织、协调部分机构参与市场运作,自身充当市场中介人角色,通过代理、撮合及双向套利操作等多种方法逐渐向双向报价过渡以调节供求,活跃市场交易;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逐步演变为做市商。

在做市商制度建立之初,央行强制所有做市商承诺,愿意在市场上承担对外报价和交易的义务,保证所有买卖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进而实现票据二级市场的高流动性,最后,高度活跃的市场交易将促使交易商达到票据买卖报价的最小差价,保证交易成员以最小风险交易票据。

5.逐步推进票据交易所建设

以票据金融公司为做市商搭建票据交易所,实现交易所场内交易和场外柜台交易分开,场内实行集合竞价交易。票据交易所可以分阶段和按区域逐步推进构建,首先可以在票据市场相对发达的地区组织成立区域性票据交易所试点运行;其次根据全国票据市场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在条件成熟后构建全国票据交易。


TOP
电话
18077718729